原标题:
新华社巴黎7月2日体育专电(记者 岳东兴)在勒夫勇于尝试“意式三中卫”体系的大胆变阵下,世界冠军教头与“战术大师”孔蒂带来的技战术层面最高水准的斗法,让这一次的德、意大战再次载入世界足坛史册。同时,德国人在历经120分钟、18粒点球的窒息对决后,终于改写逢大赛不胜意大利的历史,令人钦佩。但相比而言,输球的一方才是让我感触颇深,坚持写到凌晨三点的动力所在。
整体处于低谷的意大利足球,并没有同时代能媲美德国、西班牙的一流球星,但却在传承和坚守本国足球的DNA上,坚持民族特质,坚持做最好的自己,并以那种令对手钦佩的顽强和拼劲,传递给即将踏上12强赛征程的中国足球,乃至世界足坛一句振聋发聩的励志箴言——请珍惜身上那件代表着祖国荣誉的战袍,只要付出和拼出你的全部,即便离开也能赢得尊重。
先回到这次精彩的斗法中,勒夫不愧是紧跟世界先进打法的冠军教头。当意大利人研发多年、终于找出克制西班牙传控足球的“三中卫+两个全能边卫”的352战法,并在实战中历经两届大赛的积淀才淘汰“斗牛士”后,居安思危的德国主帅,竟然敢在一场定命运的淘汰赛上,第一次排出与之相似的打法,显示出如同金庸小说中“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”的魄力和勇气。
这一次积极的改变,帮助了习惯集体前压、后腰基本靠“眼神防守”的德国队,关上了可能被“意式反击”突破的关口。在勒夫这套新战法中,赫韦德斯扬长避短,不用再客串边后卫,而是与另外两个正牌中卫博阿滕、胡梅尔斯构成后防“枢纽”;同时,被誉为“小拉姆”的基米希和赫克托在两翼扮演“边锋卫”,既要在本方得球时大胆前压,体现边锋作用,全队随之变阵352,更要在被断球后高速回防,形成五后卫防守体系,封死意大利队前场四人组的反击线路。
对于这次颇具冒险精神的调整,勒夫在“复盘”时说,意大利两中锋和两边锋的攻击组合,在边路内切和中路呼应十分娴熟,如果仅有四名德国后卫去防守,存在危险,因此在“意大利击败西班牙的比赛后,我第一次考虑到要试试它(三中卫体系)。”由此看,勒夫颇具针对性的战术调整,很好遏制了意大利队反击的威力。孔蒂的球队全场12次射门,有5次被封堵,3次射正,没有运动战进球,“意式反击”的效率和威力大大降低。
尽管如此,我还是非常敬佩意大利足球。它告诉世界足坛一个简单又不易做到的事情,强队为什么是强队?
在传控足球当道、几乎所有球队都把西班牙的4231战法当成学习模板时,唯有坚守自我的意大利足球,没有盲目跟随、迷失自我,而是在结合本国球员特点上,研发出基于尤文“BBC”组合的上述针对性打法。在这一点上,他们比德国足球更有自信,一直没有放弃本国足球的特质,而勒夫一度为了学到西班牙细腻传控技术的精髓,宁可使用“无锋阵”,去放弃代表德国DNA的高中锋,一度陷入与“瓜式拜仁”相似的数据华丽但却难赢球的迷失中。但意大利在历经普兰德利与孔蒂的传承和改造后,终于又在一个快被遗忘的低谷中,爆发出惊人的能量,将卫冕冠军横扫出局,抹去了四年前在基辅被对手打爆的耻辱。
能走到八强,对于缺少了皮尔洛、维拉蒂、马尔基西奥三大中场核心的意大利来说,已是不小的奇迹。因为在来到法国前,星光黯淡到配不上“蓝衣军团”称号的这支球队,被看扁为是一支仅由工兵型球员组成的“蓝领”球队,小组出线都不容易。但是,在孔蒂严密的战术体系重组下,“意式防守”的精髓得以传承,而全队也得以在持续抗压下,连续在小组赛上演“意式反击”的经典场面,并在16强战中令人信服地完胜西班牙,令人不得不由衷感叹:意大利的底蕴和特质还在!
更为重要的是,意大利还挑战了当今足坛的“胜利方程式”——控球才能赢球。这也使得本届欧锦赛呈现出的打法更为多样化,并给以弱胜强提供了学习模板。
无论是对阵西班牙还是德国,意大利的控球率都在40%左右,但并没有受到实质威胁。在孔蒂部署下,意大利注重保持队形紧凑,最小化三条线之间的距离,压缩了对方打身后的空间。而且,全队已经学会如何不被控球一方转移调动,尽可能减少体能和精神上的消耗。而就在一次次的隐忍和坚守下,他们通过一次次高效的反击,让球迷在随之揪心多时后品味一剑封喉、激情迸发的畅快!那正是足球动人心魄的魅力所在。
最后,我想把孔蒂告别法国前的这一段话,永远记录下来,并传递给中国足球上到足协官员、下到国家队球员、教练和整个管理团队——“当你做到了你能做到的一切,没有人能够批评你。热爱你的国家,热爱你身上的那件战袍。”